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张,欧洲一直在努力构建自身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并试图在产能上追赶亚洲的领先者。然而,最近的一系列事件表明,这一过程并不如预期般顺利。
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近期宣布了一系列成本削减措施,包括裁员、精简业务以及关闭、出售或合并一些工厂。这背后的原因是该公司在扩大生产规模方面遇到了重重困难。就在几个月前,德国宝马取消了与Northvolt价值20亿欧元(约158亿元人民币)的电池订单,进一步加剧了Northvolt的困境。
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欧洲电池企业在设计、流程和设备上的不足,导致了他们在扩产时遭遇到了诸如低下的产能利用率和产品可靠性问题。他还警告说,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未来还可能面临安全风险。
尽管Northvolt已经从多家知名车企那里获得了超过550亿美元(约4000亿元人民币)的订单,但目前其位于瑞典谢莱夫特奥的第一座电池工厂仍未达到预期的年产能16GWh,实际产量远低于目标。与此同时,原定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建设的新工厂也面临着投产时间的推迟。
此外,大众汽车作为欧洲布局电池产能最为积极的企业之一,也开始重新评估其电池战略。考虑到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情况,大众表示将对其到2030年实现电池产能达到200GWh的目标进行灵活调整。
除了内部的挑战,欧洲电池行业还面临着外部压力,比如关键原材料供应短缺的问题。由于环保抗议等原因,欧洲本土的关键材料项目进展缓慢。同时,美国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大量补贴,吸引了一些原本考虑在欧洲投资的电池厂商转向北美。
综合来看,虽然欧洲对于发展自身动力电池产业有着雄心壮志,但现实中的种种障碍正使得这个目标变得愈发艰难。面对当前形势,欧洲相关企业和政策制定者需要采取更为有效的策略来克服这些挑战,以确保在未来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中占据一席之地。更多内容,欢迎访问CIBF2025电池展服务网了解